
2018模拟卷解析及答案勘误汇总
勘误及优化1:第6页,技术实务(一)第26题解析,数据修改,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2:第7页,技术实务(一)第33题,优化解析,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3:第27页,选项B解析,“夜总会”改为“设备用房”
勘误及优化4:第40页,63题答案修改如下
勘误及优化5:第78页,综合能力(一)第9题,解析数据优化,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6:第82页,综合能力(一)第22题,错别字,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7:第162页,案例分析(一)第二题的第9小题,修改如下
勘误及优化8:第162页,案例分析(一)第三题的第1小题,解析修改
勘误及优化9:第165页,案例分析(一)第五题的第1小题,轻危险级改为中危险I级,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10:第165页,案例分析(一)第五题的第5小题,解析修改,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11:第166页,案例分析(一)第六题的第3小题,删除(1)问题,修改(3)为“25m”
勘误及优化12:第27页,技术实务(二)第七题选项B解析,“夜总会”改为“设备用房”
勘误及优化14:第115页,综合能力(二)第46题,解析增加,答案修改,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15:第20页,第86题解析,“9m×9m”改为“12m×12m”,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16:第152页,第93题,答案修改,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1:第6页,技术实务(一)第26题解析,数据修改,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2:第7页,技术实务(一)第33题,优化解析,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3:第27页,选项B解析,“夜总会”改为“设备用房”
勘误及优化4:第40页,63题答案修改如下
勘误及优化5:第78页,综合能力(一)第9题,解析数据优化,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6:第82页,综合能力(一)第22题,错别字,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7:第162页,案例分析(一)第二题的第9小题,修改如下
勘误及优化8:第162页,案例分析(一)第三题的第1小题,解析修改
勘误及优化9:第165页,案例分析(一)第五题的第1小题,轻危险级改为中危险I级,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10:第165页,案例分析(一)第五题的第5小题,解析修改,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11:第166页,案例分析(一)第六题的第3小题,删除(1)问题,修改(3)为“25m”
勘误及优化12:第27页,技术实务(二)第七题选项B解析,“夜总会”改为“设备用房”
勘误及优化14:第115页,综合能力(二)第46题,解析增加,答案修改,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15:第20页,第86题解析,“9m×9m”改为“12m×12m”,优化如下:
勘误及优化16:第152页,第93题,答案修改,优化如下:
收起阅读 »

2018模拟试卷勘误汇总
2018模拟试卷(一)勘误汇总:http://www.xiaozo.cn/article/173
2018模拟试卷(二)勘误汇总:http://www.xiaozo.cn/article/175
2018模拟试卷(三)勘误汇总:http://www.xiaozo.cn/article/176
2018模拟卷解析及答案勘误汇总:http://www.xiaozo.cn/article/177
说明:对于本次模拟卷需要勘误、优化的内容,我们在以上网页中及时进行勘误和优化。按各套数模拟卷及答案解析进行了归类总结,方便查找对照。每一套模拟卷和答案解析都是单独的一个链接,点进去后可查看该套的优化内容。
2018模拟试卷(一)勘误汇总:http://www.xiaozo.cn/article/173
2018模拟试卷(二)勘误汇总:http://www.xiaozo.cn/article/175
2018模拟试卷(三)勘误汇总:http://www.xiaozo.cn/article/176
2018模拟卷解析及答案勘误汇总:http://www.xiaozo.cn/article/177
说明:对于本次模拟卷需要勘误、优化的内容,我们在以上网页中及时进行勘误和优化。按各套数模拟卷及答案解析进行了归类总结,方便查找对照。每一套模拟卷和答案解析都是单独的一个链接,点进去后可查看该套的优化内容。
收起阅读 »

广东开展博物馆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
日前,广东省消防总队与省文物局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各地抽查重点文物建筑和博物馆,并对当地大检查工作和中秋消防安保落实情况开展实时督导。
此次检查时间为9月18日至12月31日,检查范围是全省所有博物馆和文物建筑,重点检查三级以上博物馆等重要文物收藏单位和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检查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等安全疏散设施设置,文物库房与其他部位防火分隔是否到位;防火分区间防火卷帘、防火门等防火分隔措施是否完整并保持有效运行等方面。
自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后,省消防总队按照应急管理部有关领导指示要求,立即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汇报火灾基本情况和我省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状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并由省政府组成10个督查组赴21个地市开展实地督查,深入掌握了我省该类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截至9月19日,广东省已按国家方案要求提前完成了三级以上博物馆及存在火灾风险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底数核查工作,并全部建立场所清单。
博物馆承载着人类历史的文明,因馆内展示和保存的文物众多,其消防工作和消防设计都有着特殊性。文物是博物馆的根本,消防设计既要有可靠的防火和灭火措施,在保护人员安全的同时更要保证文物在火灾和灭火时的安全,这为博物馆的消防设计带来巨大挑战。我国对博物馆消防工作非常重视,除了要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外,还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等规范要求,我们先来看看规范的具体要求。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
7.1.1 博物馆建筑各功能场所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建筑及各功能区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当设置人防工程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的有关规定。当利用古建筑作为博物馆建筑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古建筑防火的规定。
7.1.2 博物馆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①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高层建筑;
②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的单层、多层建筑;
③主管部门确定的重要博物馆建筑。
7.1.3 高层博物馆建筑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规定。
7.1.4 除因藏品保存的特殊需要外,博物馆建筑的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的规定。
7.1.5 博物馆建筑设计应满足博物馆对一切火源、电源和各种易燃易爆物进行严格管理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除工艺特殊要求外,建筑内不得设置明火设施,不得使用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乙类的物品;
②藏品技术区、展品展具制作与维修用房中因工艺要求设置明火设施,或使用、储藏火灾危险性为甲类、乙类物品时,应采取防火和安全措施,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的规定;
③食品加工区宜使用电能加热设备,当使用明火设施时,应远离藏品保存场所且应靠外墙设置,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且应设置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
7.2.1 藏品库区、展厅和藏品技术区等藏品保存场所的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7.2.1的规定,并应为不燃烧体。
表7.2.1 藏品保存场所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7.2.2 藏品保存场所的安全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电梯应设前室或防烟前室;藏品库区电梯和安全疏散楼梯不应设在库房区内。
7.2.3 陈列展览区防火分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层、多层建筑不应大于2500㎡;
高层建筑不应大于1500㎡;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不应大于500㎡。
②当防火分区内全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增加一倍;当局部设置时,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设置自动灭火系统部分的建筑面积减半计算。
③当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层、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
④对于科技馆和展品火灾危险性为丁、戊类物品的技术博物馆,当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不应大于4000㎡;
设置在单层建筑内或仅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时,不应大于10000㎡;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大于2000㎡。
⑤防火分区内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当防火分区位于单层建筑内或仅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且展厅内展品的火灾危险性为丁、戊类物品时,该展厅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但不宜大于2000㎡。
7.2.4 陈列展览区每个防火分区的疏散人数应按区内全部展厅的高峰限值之和计算确定。
7.2.5 藏品库房区内藏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藏品的性质和藏品中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划分,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关于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的规定。
7.2.6 丙类液体藏品库房不应设在地下或半地下,以及高层建筑中;当设在单层、多层建筑时,应靠外墙布置,且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
7.2.7 当丁、戊类藏品库房的可燃包装材料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材料体积大于藏品本身体积的1/2时,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固体藏品类别确定;当丁、戊类藏品库房内采用木质护墙时,其防火设计应按丙类固体藏品库房的要求确定。
7.2.8 藏品库区的防火分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藏品库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7.2.8的规定;
②防火分区内一个库房的建筑面积,丙类液体藏品库房不应大于300㎡;丙类固体藏品库房不应大于500㎡;丁类藏品库房不应大于1000㎡;戊类藏品库房不宜大于2000㎡。
表7.2.8 藏品库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注:1 当藏品库区内全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可按表内的规定增加1.0倍。
2 库房内设置阁楼时,阁楼面积应计人防火分区面积。
7.2.9 当藏品库区中同一防火分区内储藏不同火灾危险性藏品时,该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类别确定;当该防火分区内无甲、乙类或丙类液体藏品,且丙类固体藏品库房建筑面积之和不大于区内库房建筑面积之和的1/3时,该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规范
7.2.8条丁类藏品的规定确定。
7.2.10 藏品库区内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大于100㎡时,可设一个出口;每座藏品库房建筑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一座库房建筑的占地面积不大于300㎡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7.2.11 地下或半地下藏品库房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建筑面积不大于100㎡时,可设1个安全出口。
当地下或半地下藏品库房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且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专注建筑设施消防维保管理,开创人防+技防+物防的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实时了解消防维保工作进度及建筑设施真实的消防情况。
日前,广东省消防总队与省文物局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各地抽查重点文物建筑和博物馆,并对当地大检查工作和中秋消防安保落实情况开展实时督导。
此次检查时间为9月18日至12月31日,检查范围是全省所有博物馆和文物建筑,重点检查三级以上博物馆等重要文物收藏单位和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检查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等安全疏散设施设置,文物库房与其他部位防火分隔是否到位;防火分区间防火卷帘、防火门等防火分隔措施是否完整并保持有效运行等方面。
自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后,省消防总队按照应急管理部有关领导指示要求,立即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汇报火灾基本情况和我省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状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并由省政府组成10个督查组赴21个地市开展实地督查,深入掌握了我省该类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截至9月19日,广东省已按国家方案要求提前完成了三级以上博物馆及存在火灾风险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底数核查工作,并全部建立场所清单。
博物馆承载着人类历史的文明,因馆内展示和保存的文物众多,其消防工作和消防设计都有着特殊性。文物是博物馆的根本,消防设计既要有可靠的防火和灭火措施,在保护人员安全的同时更要保证文物在火灾和灭火时的安全,这为博物馆的消防设计带来巨大挑战。我国对博物馆消防工作非常重视,除了要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外,还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等规范要求,我们先来看看规范的具体要求。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
7.1.1 博物馆建筑各功能场所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建筑及各功能区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当设置人防工程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的有关规定。当利用古建筑作为博物馆建筑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古建筑防火的规定。
7.1.2 博物馆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①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高层建筑;
②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的单层、多层建筑;
③主管部门确定的重要博物馆建筑。
7.1.3 高层博物馆建筑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规定。
7.1.4 除因藏品保存的特殊需要外,博物馆建筑的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的规定。
7.1.5 博物馆建筑设计应满足博物馆对一切火源、电源和各种易燃易爆物进行严格管理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除工艺特殊要求外,建筑内不得设置明火设施,不得使用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乙类的物品;
②藏品技术区、展品展具制作与维修用房中因工艺要求设置明火设施,或使用、储藏火灾危险性为甲类、乙类物品时,应采取防火和安全措施,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的规定;
③食品加工区宜使用电能加热设备,当使用明火设施时,应远离藏品保存场所且应靠外墙设置,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且应设置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
7.2.1 藏品库区、展厅和藏品技术区等藏品保存场所的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7.2.1的规定,并应为不燃烧体。
表7.2.1 藏品保存场所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7.2.2 藏品保存场所的安全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电梯应设前室或防烟前室;藏品库区电梯和安全疏散楼梯不应设在库房区内。
7.2.3 陈列展览区防火分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层、多层建筑不应大于2500㎡;
高层建筑不应大于1500㎡;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不应大于500㎡。
②当防火分区内全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增加一倍;当局部设置时,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设置自动灭火系统部分的建筑面积减半计算。
③当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层、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
④对于科技馆和展品火灾危险性为丁、戊类物品的技术博物馆,当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不应大于4000㎡;
设置在单层建筑内或仅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时,不应大于10000㎡;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大于2000㎡。
⑤防火分区内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当防火分区位于单层建筑内或仅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且展厅内展品的火灾危险性为丁、戊类物品时,该展厅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但不宜大于2000㎡。
7.2.4 陈列展览区每个防火分区的疏散人数应按区内全部展厅的高峰限值之和计算确定。
7.2.5 藏品库房区内藏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藏品的性质和藏品中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划分,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关于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的规定。
7.2.6 丙类液体藏品库房不应设在地下或半地下,以及高层建筑中;当设在单层、多层建筑时,应靠外墙布置,且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
7.2.7 当丁、戊类藏品库房的可燃包装材料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材料体积大于藏品本身体积的1/2时,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固体藏品类别确定;当丁、戊类藏品库房内采用木质护墙时,其防火设计应按丙类固体藏品库房的要求确定。
7.2.8 藏品库区的防火分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藏品库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7.2.8的规定;
②防火分区内一个库房的建筑面积,丙类液体藏品库房不应大于300㎡;丙类固体藏品库房不应大于500㎡;丁类藏品库房不应大于1000㎡;戊类藏品库房不宜大于2000㎡。
表7.2.8 藏品库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注:1 当藏品库区内全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可按表内的规定增加1.0倍。
2 库房内设置阁楼时,阁楼面积应计人防火分区面积。
7.2.9 当藏品库区中同一防火分区内储藏不同火灾危险性藏品时,该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类别确定;当该防火分区内无甲、乙类或丙类液体藏品,且丙类固体藏品库房建筑面积之和不大于区内库房建筑面积之和的1/3时,该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规范
7.2.8条丁类藏品的规定确定。
7.2.10 藏品库区内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大于100㎡时,可设一个出口;每座藏品库房建筑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一座库房建筑的占地面积不大于300㎡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7.2.11 地下或半地下藏品库房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建筑面积不大于100㎡时,可设1个安全出口。
当地下或半地下藏品库房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且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专注建筑设施消防维保管理,开创人防+技防+物防的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实时了解消防维保工作进度及建筑设施真实的消防情况。
收起阅读 »

专题12 消防电气与控制系统
专题12 消防电气与控制系统
勘误及优化1:第256页,【AT12-1-8】解析修改,“65”修改为“64”。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2:第279页,【AT12-5-5】优化此题。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3:第292页,第【AT12-7-4】解析修改,“故障信息”修改为“屏蔽信息”。
优化为:
专题12 消防电气与控制系统
勘误及优化1:第256页,【AT12-1-8】解析修改,“65”修改为“64”。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2:第279页,【AT12-5-5】优化此题。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3:第292页,第【AT12-7-4】解析修改,“故障信息”修改为“屏蔽信息”。
优化为:
收起阅读 »

专题11 防排烟系统
专题11 防排烟系统
勘误及优化1:第216页,第【AT11-1-2】选项和解析进行优化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2:第219页,第【AT11-1-4】优化解析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3:第220页,第【AT11-1-5】排烟量优化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4:第226页,第【AT11-3-2】新规范已改为每季度检查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5:第228页,第【AT11-3-4】考场解答进行优化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6:第230页,第【AT11-4-1】解析和答案进行优化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7:第236页,第【AT11-5-2】解答需优化,增加问题2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8:第239页,第【AT11-6-2】新规范已改为每季度检查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9:第240页,【AT11-6-3】优化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10:第242页,第【AT11-6-4】解析和答案进行优化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11:第247页,第【AT11-7-4】解析和答案进行优化
优化为:
专题11 防排烟系统
勘误及优化1:第216页,第【AT11-1-2】选项和解析进行优化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2:第219页,第【AT11-1-4】优化解析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3:第220页,第【AT11-1-5】排烟量优化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4:第226页,第【AT11-3-2】新规范已改为每季度检查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5:第228页,第【AT11-3-4】考场解答进行优化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6:第230页,第【AT11-4-1】解析和答案进行优化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7:第236页,第【AT11-5-2】解答需优化,增加问题2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8:第239页,第【AT11-6-2】新规范已改为每季度检查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9:第240页,【AT11-6-3】优化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10:第242页,第【AT11-6-4】解析和答案进行优化
优化为:
勘误及优化11:第247页,第【AT11-7-4】解析和答案进行优化
优化为:
收起阅读 »